破解迷思!貓咪慢性腎病≠等死!

一隻3歲的公豹貓,診斷出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後,在飼主積極面對與照顧下,貓咪從排斥吃藥,後來竟在餵藥時間主動現身!做好飲食控管和醫療照顧使貓咪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之外,人貓之間情誼加深了,貓咪的壽命也超乎主人預期。這也說明了貓咪罹患慢性腎病不等同於等死,只要飼主按醫囑照顧,愛貓還是能與你持續相伴好一段時光。

 

廣編特企  

➡ 專業諮詢:貓醫生的貓診所 謝富閔獸醫師

上述的故事,真實發生在貓醫生的貓診所!院長謝富閔獸醫師強調,當貓咪被診斷出腎臟病時,許多主人會聯想到「腎衰竭」,其實應看待成「慢性腎臟病」或「慢性腎功能不全」。提早診斷就能提早控制和延緩病程進展,進而提升貓咪的生活品質。


 

▍掌握「七五」法則 提早掌握熟齡貓咪罹病風險

造成貓咪慢性腎臟病的病因相當多,包括先天性及後天腎臟受損,其中最常見的是腎臟腎小管與間質發炎,另外像是輸尿管結石造成水腎,也會影響腎臟功能。老化是後天的慢性腎病重要成因之一,難以預防。

 

由於慢性腎病早期幾乎沒有臨床症狀,謝富閔獸醫師建議,飼主應定期幫貓咪檢測體重,並且每半年帶貓咪到動物醫院做一次健康檢查。而4歲以上的貓,建議每年至少一次年度血液與尿液檢查,以提早發現疾病。若確診慢性腎病,獸醫師會依貓咪身體狀況,安排最適合的回診時間。

 

而當貓咪邁入7歲熟齡期後,身體功能開始退化,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增加,其中以慢性腎臟病為大宗,此時飼主更應注意貓咪有無慢性腎病的徵兆,如有疑慮,建議就醫檢查,必要時需做血液與尿液檢查確認。

<貓腎臟病不等於等死01

 

貓咪慢性腎臟病的進程,則可依據血液的肌酸酐(Creatinine)濃度分為一到四期。第一期或第二期的臨床症狀不甚明顯,飼主較難以察覺;第二期之後,會出現五種徵兆,飼主可加以觀察:

 

  1. 貓咪喝水量變多:在第二期到第三期開始出現,貓咪常坐在水盆旁、甚至到淋浴間喝水。
  2. 尿量增加:在第二期到第三期開始出現,貓砂盆的尿塊數量變多、尿塊體積也可能變大。
  3. 精神狀況變差:於第三、四期發生,伴隨貓咪理毛狀況不佳。
  4. 食慾變差:同樣發生在第三、四期,還有噁心反胃、嘔吐增加、更挑食等症狀。
  5. 體重下降:貓咪天性善於隱藏不適症狀,有醫學研究指出,貓咪於確診1年前體重就會開始下降。謝富閔獸醫師提醒,若與前一次體重相差3~4%則應留意
貓腎臟病不等於等死02

▍日常照護+遵照醫囑用藥 維持生活品質

由於貓咪喝水慾望較低,長期處於脫水狀況將造成腎臟血液的灌流減少、影響腎臟功能。謝富閔獸醫師建議盡量給予濕食,可從小給予營養均衡的主食罐,並在家中多安排一些喝水地點,或於水中加味、提升貓咪喝水興趣。

 

雖然貓慢性腎病是不可逆的疾病,且會引發貧血、蛋白尿、高血壓等二次性的問題,但只要依照獸醫師的醫囑、按時用藥,仍可以維持貓咪良好的生活品質。例如注射鐵劑改善貧血、給予口服鉀離子改善體內鉀離子過低問題、打點滴避免脫水等。現在有專為該疾病設計的新興口服液藥物,可以調整腎臟相關內分泌系統,改善蛋白尿、高血壓等症狀延緩腎臟病的進展,且適口性佳、餵食方便,減少飼主餵藥與貓咪服藥的壓力,幫助飼主用正面的態度陪伴貓咪度過每一天。

 

相關文章

貓突然愛喝水是好事?當心...

台灣貓科醫學會今年3月針對全台640位貓咪飼主進行貓慢性腎病健康知識調查,調查結果發現,竟有九成貓...

九成飼主對貓咪腎病認知不...

飼主檢定考不及格 熟齡貓主動多喝水、多尿是警訊! 根據台北市動保處與臺灣大學獸醫學院研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