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能貓x全能狗S研究室》
杜瑪動物醫院|貓行為獸醫師林子軒
隨著台灣貓口數逐年上升,貓咪的行為諮詢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!不同於狗狗將人類當成主人般對待,貓咪反而比較像是人類的室友;但這些室友性情多變,有的貓咪會像狗狗一樣愛撒嬌、有的貓咪則屬於個性派,而且也不像狗狗這麼容易被訓練。
到底哪些屬於貓咪的行為問題,其背後原因又是什麼呢?
► 影片連結|https://pse.is/qxhx4
貓咪咬人的情況,大致可歸類於以下3種成因:
- 遊戲式攻擊行為:
幼貓因為正處於萌牙與好奇心旺盛的階段,容易用咬人的方式玩耍。這時候必須透過正確的方式讓牠們理解咬人是不好的行為,例如低聲遏止,並且停止互動。千萬不能打牠或是大聲怒罵,這些激烈的反應可能讓貓咪誤以為是與牠玩耍的一部分,或是導致個性敏感的貓咪過度焦慮緊張、影響自信心發展。
建議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,約20-30分鐘陪伴幼貓玩耍,滿足貓咪的狩獵需求、增加活動量與自信心,並使用貓咪玩具代替手,讓牠瞭解玩具才是能夠啃咬的。 - 早期離乳導致社會化不全:
根據一些研究發現,早期離乳會增加貓咪行為問題的發生機率,例如8週齡以前就離乳的貓咪,有極高的機率在後續會發展出行為問題;而延長離乳期至14週齡的貓咪,則會大幅度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。
基本上原因來自社會化不全,從小沒有媽媽或同儕陪伴成長的幼貓,沒有媽媽傳授的咬勁練習,因此從小就比較膽小害怕、不懂得與人類互動,甚至把人類咬得很慘,因為牠們學會透過咬人給予回應。 - 撫摸性攻擊行為:
不少人都有替貓咪梳毛或是輕撫貓咪時突然被咬的經驗,若家中貓咪不時有這樣的行為發生,建議飼主應該先帶貓咪去醫院檢查,釐清是否有潛在疾病;除此之外,某些部位是健康貓咪也討厭被撫摸的地雷區,例如會陰、肚子…等等,飼主都應盡量避免。
至於什麼原因導致貓咪出現撫摸性攻擊行為,這個問題仍困擾多數貓咪行為學家,目前只能推測是與乾燥的貓毛容易產生靜電有關;所以當飼主在貓毛上來回撫摸多次之後,就會產生靜電,而貓咪被突來的靜電電到的情況下,就會轉而攻擊撫摸的人。
另一個說法,是推測貓咪對於長時間的撫摸失去耐心,即使剛開始很舒服,久了就會變得煩人,貓咪只好藉由咬人請飼主停手。
一隻貓咪太孤單,應該再多養一隻貓陪牠嗎?
這將會是一個賭注性的決定喔!
由於貓咪天性喜愛獨居,不像狗狗是群體生活的動物;所以多養一隻貓不見得會解決舊貓原有的行為問題,反而可能會產生更多新的行為問題。例如:貓咪愛咬人的行為,應該從適當的互動及遊戲來導正,而非把責任丟給另一隻新貓。
貓咪會記恨嗎?
有些飼主覺得貓咪有報復心態,其情節不外乎是飼主曾經責罵或處罰過貓咪,結果貓咪就趁著飼主外出時,跑去他的床上大小便…
但,事實上貓咪不會記恨也不懂得報復,只有記憶恐懼。
會有上述情形,主要是因為貓咪想藉由排泄物,掩蓋掉造成牠焦慮及恐懼的主人氣味;然而憤怒的飼主們,通常會一再透過懲罰來處理這件事情,使得貓咪的負面情緒和不當行為,陷入惡性循環般的揮之不去、重複上演。
貓咪不好教,不打不成器?
不少人認為只有狗狗可以被訓練,其實只要用對方法,貓咪也是一種非常聰明且擅長學習的動物,例如以鼓勵為導向的響片訓練(clicker training)。
響片訓練並非單純的只是讓貓咪學把戲,而是一個可以有效解決並事先預防行為問題的互動式溝通,此訓練不只可改善貓咪行為問題,也能幫助人類與貓咪建立強而親暱的羈絆。
打罵教育不僅可能使貓咪受傷,更會輕易破壞掉飼主與貓咪之間辛苦建立的信任關係。因此當貓咪做出你不期望的行為時,千萬不要打牠、罵牠或咬牠;最好的處罰方式就是「無視於貓咪的存在」,並獎勵你想要的行為。
該讓貓咪外出逛逛,關在家裡好可憐?
越來越多的獸醫師不建議讓貓咪在戶外漫遊,理由很簡單,戶外隱藏了許多危險因素如:交通、有毒植物、具攻擊性的動物、抱持惡意的人等。如果真的要攜帶貓咪外出,請務必使用繫繩,並在安全的獨立空間活動 (例如你家專屬的庭院)。
但若不想讓貓咪外出,卻又要符合貓咪喜歡漫遊的需求,就應該先從家中環境開始著手!
比起家中環境是否寬廣,貓咪更重視家中的#垂直空間,這個可以利用貓爬架、貓跳台等,來製造出適合貓咪活動的場所;另外,家中也可以多擺放幾個紙箱,或是使用大面積的布蓋住椅子或桌子等,提供貓咪能夠躲藏和休憩的地方。藉由環境豐富化減少貓咪緊迫,進而減少貓咪行為問題。